2014年,在手機顯示屏大廠的通力協(xié)助下,我們成功完成了應力測試液的國產(chǎn)化。從此玻璃化學強化后的應力測試,告別了高成本時代。
為了更快的占領市場,我們實施了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,很快就進駐了幾大主要手機面板生產(chǎn)廠商。
由于應力測試儀廠家的捆綁式銷售,眾多小型面板廠,不得不承受幾倍的高價。
我們的低價策略,不僅帶來了大廠,也帶來了眾多的貿易商。但對于小型工廠,我們始終沒有太好的辦法,究其原因。
一方面是產(chǎn)品應用,只在質檢部抽樣檢測時使用,并非生產(chǎn)原料,小廠使用量太少;相比之下,成本不大。
另外一方面,要配合應力儀使用,是無疑是給了設備商強大的話語權。如日本折原的,大概率也僅僅換個包裝而已,其價格就比我們高幾倍。
此種亂象估計還會長期存在下去,這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。